藏獒鉴赏网

老话中的智慧:“出伏日”揭示秋季气候变化的秘密

发表时间: 2024-08-22 05:56

老话中的智慧:“出伏日”揭示秋季气候变化的秘密

导语:老话“秋天冷不冷,且看出伏日”,啥意思?今年是凉秋还是热秋?

“残暑昼犹长,早凉秋尚嫩。”俗话说:冷不过三九,热不过三伏,而一转眼,一年中最高热高湿的这段时间马上就要过去了,明天就到了三伏的最后一天。

今年的三伏比较特殊,不但长达40天,还是母伏头、秋包伏,炎热到就像陆游所诗中所描述的:“坐觉蒸炊釜甑中”,韩愈说的:“如坐深甑遭蒸炊”一样,意思是说天地间就像一口巨大的蒸锅,人们在其中的感觉就如同被上蒸下煮了一样。

三伏虽然不是二十四节气,但在我国岁时节令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,它的起始时间和特征也和其它节令一样,为人们预测阴晴冷暖起到了指南针的作用。老话“秋天冷不冷,且看出伏日”,啥意思?今年是凉秋还是热秋?

什么是出伏?

三伏是初伏、中伏和末伏的统称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时段,而出伏指的是三伏天结束。

出伏的推算主要依据农历和干支纪日法。‌具体来说,‌‌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,‌再经过十天,‌即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前一天,‌标志着三伏天的结束‌。‌而2024年,‌立秋是在8月7日,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8月14日,第二个庚日为8月24日,所以末伏的最后一天就是8与23日。末伏结束,‌也标志着整个三伏天的正式结束‌。‌出伏后,‌天气将逐渐转凉,‌人们将迎来凉爽的秋季。

出伏后的天气特征?

出伏后的天气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‌

气温逐渐下降‌:‌出伏意味着最热的“三伏”暑热即将结束,‌气温会逐渐下降,‌进入新一轮的降温阶段。‌但这种降温需要雨水的帮助才能实现,‌如果出伏遇晴天,‌代表暑热不褪,‌天气还会热上一段时间。‌

秋老虎”现象‌:‌出伏后,‌有时会出现短时间回热到35℃以上的天气,‌称为“秋老虎”,‌大多发生在每年公历8月下旬至9月上旬,‌气候特征是早晚清凉、‌午后高温暴晒。‌

地区差异明显‌: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,‌出伏后大部分地区仍会处在炎炎夏日当中,‌不会马上凉爽。‌特别是华南地区,‌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,‌常有高温天气出现。‌

出伏后的注意事项?

1、防秋燥:秋季气候干燥,容易损伤津液,出现口鼻干燥、咽干口渴、皮肤干裂等症状。要多喝水,多吃梨、银耳、蜂蜜等滋阴润燥的食物。

2、调整作息:随着季节变化,应逐渐调整作息时间,早睡早起,保证充足的睡眠,以适应季节转换。

3、防秋乏:出伏后,人体容易感到困倦、疲乏。要适当增加运动量,如散步、慢跑、瑜伽等,增强体质,缓解秋乏。

4、注意心理调适从炎热的夏季过渡到秋季,气温和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情绪,要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抑郁、焦虑等不良情绪。

古人人们预测天气,主要就是看岁时节令时的晴雨天气,所以关于出伏晴天和雨天的农谚有很多,‌这些农谚都是人们根据长期观察和经验总结出来的,‌对于预测天气和指导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出伏晴天和雨天的农谚

1、出伏晴天‌:

“出伏晴天,‌八月要干”:‌这句俗语传达了一种关于自然现象和农事的智慧。‌意思是如果出伏这天是晴天,‌那么接下来的八月可能会比较干燥,‌降雨量较少。‌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看,‌八月是多种夏播作物提高产量的关键期,‌适宜的晴天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灌浆,‌进而促进丰收。‌

“出伏是晴天,‌立冬穿薄衫”:‌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出伏是晴天,‌那么到了立冬时节,‌天气可能相对温暖,‌人们甚至可以穿薄衫。‌这实际上是一种形象的说法,‌用来表达这个冬天可能不会太冷,‌也就是大家平时说的“暖冬”。‌

2、‌出伏雨天‌:‌

“雨淋出伏日,‌四十五天涝”:‌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如果出伏当天有降雨,‌那么后续45天内降雨可能较多,‌或者说后续的45天阴雨天气较多。‌虽然“四十五天”是一个夸张的说法,‌但它主要用来强调出伏后雨水可能会很充足。‌

“出伏雷鸣响,‌阴雨滴到秋”:‌这句谚语表示如果在出伏这一天打雷又闪电,‌尤其是下大雨的话,‌那预示着后面的阴雨天气会比较多,‌可能会一直持续到秋末。‌

“出伏雨淋淋,‌必定是灾年”:‌这句农谚意味着如果出伏时下雨不停,‌可能会预示着这一年收成不好,‌是灾年。‌因为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和收割,‌可能导致粮食减产。

根据农谚可知,如果出伏这天是轻晴天的话,那么也就预示着未来的一段时间都将是晴朗恶天气,而如果是雨天的话,那么接下来的天气雨水也会比较频繁。

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,‌十场秋雨要穿棉”,‌意思是每当秋天来临,‌每下一次雨,‌天气就会变得更冷一些,‌需要注意保暖,‌加衣服,‌直到冬天穿上棉袄‌。‌这句谚语形象地描述了秋天冷空气逐渐增强,‌暖空气逐渐衰退的过程。‌每当冷空气南下与暖湿空气相遇,‌就会形成降雨,‌并使当地的气温下降。‌一次次冷空气的南下,‌常常造成一次次的降雨,‌气温也一次次降低。‌而“十场秋雨要穿棉”之说,‌则是指降温存在渐进性,‌大概十场秋雨过后就是秋尽冬始,‌人们就要穿上棉衣防寒了‌。


所以按照农谚所说,出伏这天如果是晴天的话,那么也就预示着今年会个暖秋,而且炎热和干旱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。而如果出伏这天是雨天的话,就代表今年秋季是凉秋,天气很快就会凉爽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