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獒鉴赏网

白茶好坏一望便知?老茶客的四步鉴赏法

发表时间: 2024-04-07 09:49

白茶好坏一望便知?老茶客的四步鉴赏法
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
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
丨作者:村姑陈

《1》

前段时间,家里格外潮湿。

具体表现为,拖了几次却怎么也干不了的地板,和肉眼可见家中墙面上的水珠。

用鼻子嗅一嗅,也能在空气中闻到水汽的味道。

想来是回南天的影响。

回南天,又名“返潮”,是春天天气开始回暖后,湿气猛烈回升的一种天气现象,在南方经常出现。

这种天气现象,总让人感到心情烦闷。

回南天天气潮湿,家中白茶存放需要更加注意。

近期也有茶友反馈。

“看了你们的文章后才知道一直以来都存错了,想重新存,又不知道之前存的白茶到底变质没有。”

大概也是许多茶友会出现的情况。

关系到喝进肚子里的事,该怎么辨认白茶是否变质呢?

《2》

很多茶‌友都知道,品质优良的白茶能被存放很久。

一年茶,三年药,七年宝。

这句白茶圈中被津津乐道的俗语,正是在说白茶越存越好,越老越好。

能陈成七年宝,甚至更久的白茶,怎么会变质?

一是加工不当,白茶本身质量不佳。

好白茶,是产区、工艺、储存多方努力的结果。

白茶制作工艺不好,加工过程中质量不达标,之后也会有隐患。

如,白茶干度不到位,体内依旧有水汽,即使正常存放,也会让茶叶受潮,最终变质。

‮另一个原因‭是没存好。

白茶储存有严格要求,阴凉、干燥、避光、无异味。

一点没做到,都可能让白茶变质,质量再高的白茶,也无法避免。

存好的白茶,也不能重复打开,一直查看存放情况。

不然极有可能接触太多空气,空气中水分和干燥白茶结合,导致茶叶最终变质。

变质的茶叶,和普通茶叶自然截然不同。

下面用这4个办法来自查,看看自己的茶叶到底变没变质。

《3》

一、从手感判断

想看白茶是否变质,可以先触摸干茶表面。

不同形态的茶叶,有不同摸法。

对干茶,抓出一小把茶叶,在手里可以轻轻捏捏、搓搓。

对饼茶,指腹抵在饼面,微微用力按压。

通过手感可以辨别茶叶此时状态,亲手体会叶片干不干燥、有没有柔韧性。

正常的白茶,很干燥,很蓬松。

散茶的芽叶,容易被捏碎,手指在干茶上稍微用劲,就能听到脆脆的咔嚓声,像是薯片捏碎的声音。

饼茶在手指轻压的过程,能明显感受到它的干燥、干爽。

撬起来也能听见轻轻的咔嚓声,是干叶片断裂的声音。

要是散茶和饼茶,摸起来都有点软,弯折叶梗还可以感受到一种韧性,不能被直接折下来。

很可能代表着这款茶已经受潮,因为吸收了许多水汽,不复干燥时的状态。

受水汽影响的白茶,容易变质。

一旦察觉叶片有韧度,不能轻易折断时,就要在心里敲响警钟,结合其他方法,进一步判断。

要是摸起来不只是发软,指间还能摸出几分粘腻的干茶,就不只是受​潮,而是茶内物质已经严重劣变。

《4》

二、从香气判断

食物的情况可以从气味上表现出来。

发霉的会有霉味、发馊的会有酸味、不新鲜的也会有种微妙的气味。

判断白茶情况,也可以通过闻茶香来看。

白茶正常闻起来,是一种清新、自然的植物气息。

鲜爽的毫香、馥郁的花香、浓郁的药香等等,有时候还会有浓郁的稻谷香或是香甜的枣香。

都是纯粹、干净、甚至香甜的味道。

茶的品质发生变化,气味也会随之产生改变。

本来纯粹干净的味道,会变成闷味、沤味、梅子味、巧克力味等等异味。

闷味,闻起来都让人有些喘不过气,透着一股陈旧地下室的气味。

沤味,像是酸菜泡坏了,有一股混在一⁡起说不出的难闻气味。

闷味和呕味,是一种提示,告诉你这款白茶在加工过程中,一定经历过暴力处理,在香气里留下了线索。

梅子味、巧克力味,也不是像名字那样美好的味道。

而是发酵过度的味道,一闻就能感觉到,和植物自然的香气截然不同。

白茶是微发酵茶,正常来说,不会有发酵的气味。

产生梅子味、巧克力味就要警惕,这款茶的含水量有极大概率超标,发酵过度,才会出现这种味道,还是不饮用为好。

《5》

三、从叶底判断

叶底是指白茶冲泡出汤之后,干茶吸满水,叶片重新舒展开的情况。

叶底可以让我们窥见白茶还在茶青时的模样。

看叶底就能够推理出,一款茶在加工中的经历。

泛着自然色泽、肥壮、有韧性、十分软亮的叶底,是好叶底。

不同白茶,有不同叶底。

春白茶,绿色为主色调,混着一些白色,绿色是⁧叶片,白色是带着白毫的芽头,绿白相间,可爱十足。

秋寿眉,颜色更丰富,但也是自然的五彩色。

春茶和秋茶,叶底各有特色,而共同点都是颜色表现很自然,不可能会一团红褐色,更不可能发黑。

有些白茶,叶底大多数看起来是红色,甚至整体呈现一种咖褐色、红黑色,看起蔫巴巴,不仅不润,还有些暗沉。

轻轻揉搓起来,不需要多少力就能搓烂。

这样的白茶,很危险。

从叶底就可以想象出来,茶叶经历过一定程度的摧残。

只有工艺极为粗暴,才会诞生出如此茶叶,如不及时走水、一味高温烘烤等,将芽叶中原本结构完全破坏,才能使得叶片变红变黑,面目全非。

叶底的味道也是判断的好办法。

许多不良商家十分狡诈,为了掩盖茶叶劣质、变质的真相,会在外观和气味上进行进行包装。

可叶底通常会被他们忽视。

也可以说,叶底可以反应茶最真实的模样。

叶底也最好趁热去闻,高温能够最完整激发茶的香气。

好白茶的叶底,是馥郁、舒服、自然的气息。

如果闻到闷味、沤味、怪味,令人感到非常不适,十有八九会是变质茶、劣质茶。

《6》

四、从滋味判断

通过以上种种考验的白茶,也算是过五关闯六将,可以试着喝一喝看看。

茶汤滋味,是判断白茶是否变质的最终也是最重要的一环。

一款茶有几斤几两,内质是否充足,都会在茶汤中体现。

在嘴里的滋味,绝不会骗人。

如果茶汤有问题,那么别管手感多好、香气多馥郁、叶底多漂亮,都不适合喝。

白茶品质⁧正常,用舌头品茶,不会让嘴里有不舒服的感觉。

优质白茶,汤色更是澄澈,透亮,口感醇厚、如绸缎裹着舌面。

喉咙吞下,嘴中也会保留微微的清凉、鲜爽,格外舒服。

茶汤如果汤水浑浊、暗沉,已经是一种预警。

喝上一口,汤水在嘴里。

如果不够鲜爽,甚至麻麻的、涩涩的,还微微有些刺激感。

或是含在嘴里,感觉不够清新自然,反而口感奇怪,有一种酸、沤、苦的滋味。

这样的茶汤,已经糟糕透顶,不用勉强下咽。

只有感觉都正常时‫,才能咽下去。

喉咙里如果感觉到锁喉、麻痹感,或者是回甘带着沤、酸的味道,基本上,这就是劣质‭茶或变质茶。

判断完毕,接下来的茶汤也千万别再继续喝。

劣质茶和变质茶,喝下去很可能对身体都有危害。

《7》

很多茶友会为存茶不当感到可惜,甚至问过:

“这么贵的白茶存了这么久,也只是有一点闷味,应该还能喝吧?”

看到这个问题感到心酸,又叹息。

存茶多年心血毁于一旦,肯定会觉得可惜和不舍。

明知是存坏的茶、发酸的茶,还是不要觉得可惜就硬要喝掉。

它的口感已经不好,茶汤滋味也一定不复曾经美好,喝这样的茶,已没有品尝价值。

变质也代表着这款茶的内质已经发生变化,早不安全。

变质的茶下肚,很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。

到时候如果出什么事,寻医问药的钱,恐怕会把钱花得更多。

冒着风险喝变质茶,实在是不太建议。
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